万民族 高级农艺师 一品农业新技术研究所
2015年7月27日
当前,正是我区全年气温最高、雨水相对充沛的时节!也是全区景色最美、最适宜旅游的季节!
在这温、湿度均佳的条件下,各类蔬菜长势旺盛、产品丰富、营销两旺!只是,良好的环境条件也为蔬菜病害的发生、危害提供了方便,各种病害均相滋生、繁衍,侵染危害!
今天我们分别讨论下列问题:
蔬菜的病毒病害;
蔬菜的真菌性病害;
蔬菜的细菌性病害。
一、蔬菜的病毒病害
多数蔬菜的病毒病的发生,都要求有“高温干旱”的环境!因为高温干旱
① 有利病毒病病毒的快速复制;
② 有助传毒媒介的滋生、繁衍;
③ 扰乱寄主的正常生理活动、降低抗性,为病毒病的发病创造条件!
现今,各种蔬菜的病毒病都相继发生,重要的还得数辣椒病毒病和番茄病毒病!辣椒病毒病曾一度猖厥,现采取相应措施已可控制其危害!番茄有多种病毒病,为害以近年传入的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为重!传毒“ 媒介 ” 是烟粉虱。
蔬菜病毒病的防治
首选是 抗病品种的利用;
其次是 抓好: ① 坚持以菊酯类、吡虫啉、抗蚜威等药物防治传毒媒介,压制虫口数量;② 随时清除田间病毒病株、并行深埋,减少毒源!
这两措施要长期坚持,直至各类蔬菜的高产期!
二、蔬菜的真菌性病害
蔬菜的真菌性病害数量众多!当前,又以真菌性病害中的气流传播的病害为主体!如:番茄、马铃薯的疫病、晚疫病、早疫病,瓜类的霜霉病、多种蔬菜的白粉病,辣椒的白粉病,以及高温条件下易发生的各种果菜的绵腐病等等。这些病害,一旦暴发,损失相当严重!
番茄内白粉病的病原菌是与辣椒白粉病同一类型的病菌,很可能就是辣椒白粉病菌、或其变种。在我区,最早是在2004年在个别品种上看到,只是多年来病情没有大的变化;但是,近两年来随着抗“ TY ”品种的普及,番茄内白粉病发生十分普遍、呈爆发的态势!这一现象,必须予以充分的关注!
真菌性病害的防治
当前防治,抓好:
1、田间管理 创造一个水肥充足、通风透光,适宜蔬菜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的环境条件,增强植株抗御不良环境及病原物的性能;
2、药物防治方面 选用代森·锰锌,杀毒矾,甲霜灵· 锰锌乙磷铝、普力克、克露、嘧菌酯等药剂,防治由鞭毛菌亚门病菌引起的疫病、晚疫病、霜霉病、绵疫病等病害;选用敌菌灵、甲霉灵、速克灵、扑海因、加瑞农、世高、福星等药剂,防治由子囊菌、担子菌、半子菌各亚门病菌引起的早疫病,叶霉病,白粉病,黄萎病,炭疽病,菌核病,枯萎病等。
药剂防治病害应在发病初期,也就是要防早、防少,这样效果好!同时,防治要根据病情,采取喷药、或灌根,连续进行 2-3次,一般间隔7-10天;喷药要使药液遍布植株叶片正、背面,提高防治效果;若喷药后遇雨,则天晴后须重新喷药!
当前是防治辣椒白粉病,果菜的绵疫病等关键时期,希望大家能抓紧时间进行防治!要不等到病情严重时再防,可能会严重影响防治的效果!
三、蔬菜的细菌性病害
蔬菜细菌性病害有多种,如 辣椒细菌性叶斑病、疮痂病,十字花科的细菌性黑斑病、软腐病,瓜类的细菌性角斑病、叶斑病…等。
当前,应特别关注的是近年发现的番茄细菌性斑疹病!据资料:番茄细菌性斑疹病为害植株地上部分各器官!
番茄细菌性斑疹病发病,一般减产10%~30%,严重时可达50%以上;
番茄细菌性斑疹病病菌在番茄病株、种子、病残体、土壤及杂草上越冬,病菌可随种子的调运作远距离传播;播种带菌的种子,苗期即可发病;生产期间,通过雨水、昆虫、农事操作(如整枝、打叉)传播,只要有10%的病株进入大田,就能引起大田全面的发病!
一般说,多数的植物细菌性病害对发病环境都要求有较高的气温与丰沛的降水,特别是高温、又多雷阵雨的气候条件下,更易引发细菌性病害的流行!
但是,番茄细菌性斑疹病对环境条件要求不高,气温在25℃以下、相对湿度在80%以上,病害就能发生与流行!这个特性对我区来说,具有极大的危险性!因为我区完全具备这样的条件!
当前细菌性病害的防治
1、加强田间管理
① 随时清除病株并挖坑深埋,减少田间菌源;
② 田间管理如整枝、打权、采收等安排下午 4点前进行,争取伤口能及时得到愈合;
③ 灌水采用滴灌或沟灌,忌用喷灌!
2、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选用二元酸铜(DT)、或可杀得、或加瑞农、或新植霉素、或农用链霉素等药剂喷雾防治。
防病同时,重视对其它病、害虫的防治,其它病害虫危害,能削弱植株抗性,加重细菌性病害的发生!
每10~15天防 1次,连防2~3次。